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956—1965、1973—1976年我国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生理小种区系鉴定和消长分析
作者单位:农学系植保专业植物免疫研究室
摘    要:1956—1965、1973—1976年的十四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共收集了8490份夏孢子堆时期的标样,经过在温室的苗期鉴定,共鉴定出我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有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40、194、207和柯太1型等14个区系。除21、34、40等3个区系以外,其余11个区系都是新发现的. 在14个秆锈菌小种区系中,21号和34号小种群是主要的流行小种群。21号小种群是当前的优势小种群,出现频率为88.63%,其次为34号小种群,占8.56%,其它区系共占2.71%. 在1963—1965和1973—1976年间,21号小种的出现频率显著地在递减,而21C2和21C3两个区系的出现次数则在上升,尤其是21C3,自1962年以来有上升的趋势.21C1自1961年至现在,出现频率始终不高。在34号小种群内,以34和34C1的分布面较广,出现频率较高.1974年后,34C1似在逐步上升。34C2这个区系出现频率虽很低,但毒力很强,它不次于40号小种。在大流行年,34号小种群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近几年来,在抗病品种上所分离到的区系,34号小种群内的区系占有多数。40号小种出现的频率较低,近几年来,没有分离到这个小种。但40号小种是毒力极强的区系,它和34C2一样,多数的生产良种和抗源,对它们都是感染的。所以对这两个区系的消长情况,特别需要提高警惕。当前作为鉴别我国秆锈菌小种区系的15个鉴别寄主.包括我国3个增加的辅助鉴别寄主在内,似还不能完全反映出我国秆锈菌生理小种区系的复杂性。今后需要在抗病品种、后备品种、抗源和Sr基因品种中筛选一套能适合我国的鉴别寄主。我们将历年来经过鉴定的标样,制成表8,即标样品种部分名录,共包括13个菌系,1578个品种。可供育种单位参考。最近由国外引入矮秆和半矮秆的抗源材料,已经在一些地区发生秆锈病,因此,应用时需要注意. 本文对避免南北抗源单一化作了讨论,希望地区抗源多样化和避免南北东西抗源的统一化,以控制秆锈菌优势的形成,避免和控制秆锈病的流行。小麦秆锈病,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是小麦三大锈病之一。我国主要的常发地区为东北、内蒙和西北春麦区,其次为江淮和东南沿海各省的秋播麦区,此外还有云南德宏、文山和四川甘孜等自治州。根据不完全的记载,东北春麦区于四十二年(1923—1964)中,曾发生九次大流行和中流行,流行的年份为1923、1934、1937、1948、1951、1952、1956、]958、和1964等年份,1960年辽宁发生一次中流行。东北春麦区1923年小麦因秆锈病损失14.7亿斤,1948年减产11.2亿斤。江淮一带于1956和1958年两次大流行,仅江苏和安徽两省损失达20亿斤。福建自1949至1966年的17年中,曾发生6次大流行(1950、1952、1958、1959、1964、1966)。国外小麦生产国家的锈病流行情况,亦复如此。1950—1954年因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15B的突然袭击,连续三年,造成美国和加拿大小麦生产上很大的损失。仅美国于1953和1954年,普通小麦减产达25%,硬粒小麦减产为75%。再如澳大利亚西部的广大麦区,因品种过于单一化,1963—1964年因秆锈菌小种21—ANZ—1.2和21—ANZ—2出现数量上的优势,使当时该地区的当家良种,丧失抗性,造成极大的减产。国内外在锈病流行史上,由于生理小种区系的改变,使抗锈的生产良种丧失抗性而造成减产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我们分析锈菌生理小种的区系消长的动态是为了了解“敌情”,以便打一个有准备的仗。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广大麦区,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大力推广抗锈良种,改革栽培制度,抑制当前小种的流行区系在数量上形成优势,控制了锈病的流行。不过品种抗锈稳定性受锈菌生理小种区系变化的制约,小种区系的变化又因品种选择性而发生发展,所以品种的抗锈性只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没有永恒不变抗锈性的品种,。因此,凡是小麦主产的国家,都要分析研究本国的锈菌小种区系的类群、变异和消长动态,以便为抗源鉴定、育种、品种轮换和布局等做好先行和提供依据。本文总结我国1956—1965年和1973—1976年计十四年间,关于小麦秆锈菌小种区系的类群和消长动态的研究结果,以供有关单位的参考,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贡献力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