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期对红壤旱坡花生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凌云 聂小飞 左继超 刘昭 郑海金 |
| |
作者单位: | 1.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9;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南昌 33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60,41601297);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1ACB21072);江西省杰出人才计划项目(20171BCB23080);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201821ZDKT20) |
| |
摘 要: | 探明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氮素流失特征,以期为红壤旱坡地氮素流失预测与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土壤水分渗漏试验装置,对自然降雨条件下赣北第四纪红壤旱坡花生地不同生育期的地表径流、渗漏水及其各形态氮素输出过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红壤旱坡花生地产流主要发生在降雨量最为集中的开花下针期。渗漏水是各生育期主要的径流形式,占总径流量的64%。(2)各生育期,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为渗漏水,主要形式为可溶性氮,占总氮(TN)流失量的54%~99%。除饱果成熟期外,各生育期渗漏水中氮素流失的主要成分为硝态氮,占TN的38%~50%。(3)地表径流和渗漏水氮素浓度总体表现为幼苗期和开花下针期较大,饱果成熟期最小,而氮素流失量则表现为开花下针期最大。因此,幼苗期和降雨量最为集中的开花下针期为防治红壤旱坡花生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控制硝态氮等氮素淋溶损失是减少红壤旱坡花生地氮素流失的关键途径。
|
关 键 词: | 氮素流失 地表径流 渗漏水 花生生育期 红壤坡耕地 |
收稿时间: | 2019-05-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