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频发区典型乔灌植物根系的固土效应 |
| |
作者姓名: | 陈文乐 杜鹃 方迎潮 王道杰 何松膛 兰惠娟 赵鹏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务局, 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4000,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美丽中国”(XDA2309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规模灾害风险评估及综合调控原理和模式”(41790434);四川省国土资源厅“8.8”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技支撑研究课题“生态化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研究”(KJ-2018-24)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泥石流频发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两种典型生态修复物种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和马桑(Coriaria sinnica)的根系固土效应,为当地生物工程的应用及泥石流治理效益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根系挖掘法查明根系分布特征,开展根系拉伸试验分析单根抗拉特征,运用修正后的Wu-Waldron模型(RWM)计算两种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加值。[结果]①新银合欢和马桑的根面积比RAR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②新银合欢根系构型为垂直型,马桑根系构型为横走型。③新银合欢根系的抗拉强度与根径之间无明显规律性,马桑根系的抗拉强度与根径之间呈递减的对数函数关系。④新银合欢和马桑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加值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新银合欢根系固土深度约为1.4 m,马桑根系固土深度约为0.6 m。[结论]新银合欢和马桑根系均能显著发挥固土作用。由于根系构型、固土深度、固土方式等原因,二者的固土作用不同,可将二者结合种植,不仅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也可提高土体的抗冲性。
|
关 键 词: | 泥石流 蒋家沟 新银合欢 马桑 固土效应 |
收稿时间: | 2019-03-25 |
修稿时间: | 2019-04-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