滆湖控藻网围内、外及工程示范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特征对比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张永红 刘其根 孔优佳 陈立婧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江苏省滆湖渔业管理委员会, 江苏 常州 213161,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7);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1);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
| |
摘 要: |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对滆湖控藻网围内、外和工程示范区3个区域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8种,隶属7门80属。控藻网围内有11种优势种,网围外9种,工程示范区5种,网围内与网围外优势度最大的优势种均为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工程示范区优势度最大的为螺旋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浮游植物现存量网围外网围内工程示范区。两两比较LSD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年均值在控藻网围内、外存在显著差异(P0.05),控藻网围内、外与工程示范区则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均值在控藻网围内、外与工程示范区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是网围内与网围外则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以及两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结果均显示水温、Chl.a、COD_(Mn)是影响滆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
关 键 词: | 滆湖 控藻网围 工程示范区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
收稿时间: | 2015-03-20 |
修稿时间: | 2015-05-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