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引用本文:姚成斌,周明忠,熊康宁,杨桦,张迪,杨连升,王贵云.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40(6):1256-1267.
作者姓名:姚成斌  周明忠  熊康宁  杨桦  张迪  杨连升  王贵云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阳 550001;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601);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ZS[2016]04)
摘    要:为揭示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土壤和农作物系统中重金属(V、Sb、Mo、Tl、U和Mn)污染特征及来源,通过采集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示范区土壤和农作物(玉米、马铃薯、刺梨、青菜、核桃和大蒜)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风险;并运用地统计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示范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成土母岩、煤矿开采及铅锌矿冶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地土壤Mo平均含量略高于背景值,其余均在背景值以下;旱地土壤V、Mo和Mn平均含量与背景值相当,Sb、Tl和U均低于背景值。林地土壤Mo和旱地土壤V为轻度污染,其他均无污染。农作物中Mn和V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元素,特别是马铃薯,平均Mn含量高达314.20 mg·kg-1,存在一定风险。农作物中Mn和Mo的富集系数高于其他元素,U的富集系数最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重金属Mo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2.64,存在中等生态危害;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生态危害,危害等级较低。主成分分析将示范区重金属来源分为2类,Sb、V、Mn、Tl和U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的风化,部分受铅锌矿冶炼影响,Mo主要来源于煤矿开采,同时受母岩风化影响;从空间分布来看,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值空间分布特征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关 键 词:土壤重金属  农作物  多元统计分析  空间分布  生态风险
收稿时间:2020/1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