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驼绒藜
引用本文:时永杰.驼绒藜[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Z1).
作者姓名:时永杰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兰州
摘    要:1 形态特征驼绒藜 ( Caratoides latens( J.F.Gmel.) Re-veal et Holmgren) ,别名优若藜。半灌木 ,高 30~1 0 0 cm,多分枝 ,有星状毛。叶互生 ,条形 ,长圆形或披针形 ,长 1~ 2 cm,宽 2~ 5 mm,先端尖或纯 ,基部楔形 ,全缘。花单性 ,雌雄同株 ,雄花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 ;雌花腋生 ,无花被 ;苞片 2 ,合生成管 ,果期管外具 4束与管长相等的长毛。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 ,种子与胞果同形。2 地理分布驼绒藜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 (区 ) ;国外分布较广 ,在欧、亚大陆 ,西起西班牙 ,东至西伯利亚 ,南至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干旱地区都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驼绒藜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瘠薄的半灌木。根颈较粗壮 ,常裸露地表 ,主根可入土 60 cm左右 ,侧根发育较差 ,根系暴露土外较多 ,容易枯死。驼绒藜种子的寿命较短 ,发芽能力一般只能保持 8~ 1 0个月 ,超过一年则发芽较差。据栽培观察在温度 4℃左右时 ,土壤水分适宜 ,种子很快萌动 ,在温度 2 5℃时 ,2 4 h 之内发芽率可达75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