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以革命精神采用新技术鸡冠山柞蚕样板田改变低产面貌的初步总结
作者单位:辽宁省柞蚕样板田工作组
摘    要:鸡冠山公社位于凤城县北部,农业生产以粮、蚕、烟为主。全公社十七个大队,一百一十九个生产队,四千二百八十六户,二万二千七百三十人,耕地五万三千八百五十五亩(每人二点一亩),蚕场约十万亩(折合二千把),是一个山多地少,土质瘠薄的公社,自然地理条件是:“一田一水二厘闲,七分八厘山”。解放前,这里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粮食亩产一百多斤,青黄不接时期以糠菜(野菜)代粮。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大大改善。但是柞蚕生产由于蚕种不足,质量低,饲养粗放,病虫灾害猖獗等原因,产量逐年下降。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三年,每年平均把产十千零四百粒,成为凤城县的柞蚕低产区,致使大部分社员,不愿放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