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属人工异源多倍体进化早期基因表达变化的cDNA-SCoT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贺梁琼 熊发前 唐秀梅 蒋菁 韩柱强 钟瑞春 高忠奎 李忠 何新华 唐荣华 |
| |
作者单位: | 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3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7;4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
| |
基金项目: | 本研究由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BA053051),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12JM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94,31240059),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4121008-1-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4YZ05)和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2-071-09)资助。 |
| |
摘 要: | 为了探索花生属异源多倍体进化理论和种间杂交过程所涉及的遗传机制,以四倍体栽培种花生与二倍体野生种A. doigoi及其种间杂种F1和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为材料,采用cDNA-SCoT技术研究花生属人工异源多倍体进化早期基因表达变化规律。12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108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80个,占扩增总条带数的74.07%,对其中的35个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有26个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录入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包括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8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3个)、抗逆性相关基因(4个)、信号传导相关基因(2个)和反转录转座子相关基因(9个)。这说明花生属种间杂交人工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发生着快速、剧烈的基因表达变化;从中获得的一些差异基因片段可用于花生属异源多倍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关 键 词: | 花生 异源多倍化 cDNA-SCoT技术 基因表达 |
收稿时间: | 2014-04-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