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竹屑热解多联产产物特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陈伟 杨海平 刘标 李开志 陈应泉 李顺 陈旭 陈汉平 |
| |
作者单位: | 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2.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动力供应站,北京 100074;;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3CB228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607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95) |
| |
摘 要: | 为了实现竹屑热解三态产物品质最优化,该文研究了竹屑250~950℃热解多联产的产物分布规律和演变特性,通过分析焦孔隙结构与分形维数演变规律对竹屑热解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竹屑在较低温度下热解释放出大量的CO和CO2,同时生成乙酸、糠醛和酮类物质;450~650℃之间,木质素大量分解使得H2和CH4含量上升,液体产物中苯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并开始出现萘、茚等物质;750℃后挥发分二次反应加剧,CO相对含量升高。650℃前,生物炭比表面积与总孔容积迅速增大,平均孔径逐渐减少,表面分形维数和体积分形维数均增大;650℃后,各参数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650℃竹屑热解生物焦具有较好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可达307.65 m2/g。根据竹屑热解多联产产物分布规律与演变特性,可同时得到具有较高品质的气、液和固三态产物,有利于实现竹屑综合高效利用,为竹屑热解多联产设备的开发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
关 键 词: | 热解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竹屑 多联产 温度 |
收稿时间: | 2014-07-29 |
修稿时间: | 2014-11-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