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带状采伐对毛竹生物量和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引用本文:蔡宗明,邓智文,李东宝,李士坤,陈礼光,温伟庆,郑郁善,荣俊冬.带状采伐对毛竹生物量和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4):33-42.
作者姓名:蔡宗明  邓智文  李东宝  李士坤  陈礼光  温伟庆  郑郁善  荣俊冬
作者单位: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2. 漳平市林业局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902);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宽度带状采伐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各器官生物量和地下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研究毛竹地下部分在不同带宽采伐后的恢复潜力,为将来毛竹林带状采伐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立地条件一致的毛竹纯林进行带状采伐,设置横向6、8、10 m的3种带状采伐宽度标准地,垂直长度为30 m,相邻标准地之间设置同样标准的保留带,对不同宽度采伐带和保留带的毛竹各器官进行取样,测定毛竹各器官生物量和地下部分各构件NSC含量,分析不同采伐带宽下毛竹生物量和地下构件NSC的差异。【结果】与保留带相比,8和10 m采伐带竹秆生物量均增加,其中8 m采伐带增幅达11.38%,3种宽度采伐带竹秆生物量大小均为8 m> 10 m> 6 m。8 m采伐带竹枝生物量显著高于6和10 m采伐带(P <0.05)。8 m采伐带竹枝生物量大幅增加,6和10 m采伐带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8 m采伐带竹叶生物量显著高于6和10 m采伐带(P <0.05),相较于保留带增幅达19.93%,6和10 m采伐带相较于保留带则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带状采伐对毛竹地...

关 键 词:带状采伐  生物量  可溶性糖  淀粉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