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陇东旱地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模式的水分与养分效应
引用本文:尹晓宁, 董铁, 孙文泰, 牛军强, 刘兴禄, 马明. 陇东旱地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模式的水分与养分效应[J].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20): 117-126.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20.013
作者姓名:尹晓宁  董铁  孙文泰  牛军强  刘兴禄  马明
作者单位: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团队项目(2020GAAS07);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1135);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CARS-27);国家自然基金(31760555);国家自然基金(31760556)
摘    要:为完善和改进果园树盘起垄覆膜集雨保墒模式,提高土壤墒情,探寻更加有效的果园保墒措施,该研究以17 a生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树盘起垄覆膜行间清耕模式(F),在F 基础进行改进的树盘起垄覆膜+行间覆草模式(F+W)和树盘起垄覆膜+行间覆草+膜侧添加渗水穴模式(F+W+H)2种改进模式,以不起垄不覆盖为对照(CK),采用定点试验,连续3 a(2015年干旱、2016年秋旱和2017年常年降雨)开展苹果花前、果实膨大期及采后的水分效应,以及养分效应和树体生长发育响应研究。结果显示:3种覆盖模式可不同程度增加0~200 cm土层的含水率, 以2017年最显著,2种改进模式可缓解300~500 cm土层水分消耗,降低休眠期无效蒸散,3 a三种覆盖模式果园土层总蒸散量均极显著(P<0.01)低于CK,由低到高顺序为F+W+H、F+W、F、CK。2015年和2016年采后覆盖模式0~3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极显著(P<0.01)低于CK(比CK低34.4%~39.6%)。3种覆盖模式增加果实中氮磷钾养分吸收,以钾最突出。F+W+H、F+W和F 3 a平均产量分别较CK提高13.1%、13.0%和8.3%。综合各种效应,以2种改进覆盖保墒模式F+W+H和F+W较优。

关 键 词:土壤  含水率  苹果园  地面覆盖  硝态氮  果实养分吸收  产量
收稿时间:2020-10-14
修稿时间:2021-08-2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