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特征
引用本文:张宏霞,郭永红,沈育伊,段春燕.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特征[J].林业实用技术,2019(8).
作者姓名:张宏霞  郭永红  沈育伊  段春燕
作者单位: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选择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甘肃省天水市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区,以其林地、果园、耕地、草地和撂荒地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蔗糖酶外,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总体变化规律相似,林地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果园和耕地、草地较低,撂荒地酶活性最低。蔗糖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均有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参考指标。积极巩固退耕还林恢复工程和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将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酶  土壤养分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on Soil Enzyme Activity in a Gully-hi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