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原地区公路典型绿化带降噪功能初探 |
| |
作者姓名: | 张志永 李全明 南海龙 杨晓晖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 100091;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工作站, 北京 102600;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北京 1000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 100091 |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41100006014031);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2015DFR31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715;41271033;41471029) |
| |
摘 要: | [目的]选取京开高速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交通噪声在水平空间上的衰减规律,同时探讨绿化带的宽度、群落结构对交通噪声衰减的影响,以期为平原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带的树种选择、结构优化以及修剪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种典型林带类型的绿化带,建立9个20 m×60 m的样地,并在每个样地内按垂直于高速公路的方向设置不同宽度梯度的监测点,在定点连续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探讨不同林带类型、不同宽度梯度之间噪声值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绿化带结构指标和绿化衰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选取的3种类型绿化带的降噪功能均较好,雪松纯林的降噪能力最强。绿化带在0 10m的范围内降噪能力最强,随着宽度的增加,绿化带的降噪能力逐渐减弱。绿化带的降噪能力是由多个林分结构指标协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仅用某一结构指标表征整个群落的降噪能力,绿化带在同一高度水平上的断面积是影响其降噪能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结论]高速公路绿化带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噪功能,不同林带类型绿化带的降噪能力不同。在建植时,应优先选分枝点低、分枝多、枝叶细密的植物。在城市绿地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为完全消除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还应辅助于其它技术措施。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绿化带 降噪功能 |
收稿时间: | 2015-09-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