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说苋
引用本文:朱永年.说苋[J].上海蔬菜,1997(2).
作者姓名:朱永年
摘    要:“琉璃蒸乳压豚膏,未抵斋厨格调高。脱粟饭香供野苋,荷锄人饱捻霜毛……”这是宋代学者方岳题作《羹苋》的七律前四句。意谓苋菜乃山野老翁常食之菜,味美而品高。 苋菜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食用苋菜的历史十分悠久。在甲骨文中已有“苋”字出现,《尔雅》及《说文解字》诸典也早有关于“苋”的记载,至今少说也有二、三千年。 苋的种类,古书上的说法不一,如《图经本草》谓苋有六种,有人苋、赤苋、白苋、紫苋、马苋、五色苋。”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则称“苋凡五种”,书中除“马苋”外,其余诸苋与《本草图经》所列皆同。其实,苋的种类远不止五、六种。据统计,全世界苋属的植物约有400种。而今通常将可食之苋分成两大类,即“红叶种”和“绿叶种”。苋叶呈卵圆形或菱形,叶色或绿,或紫红,亦有红绿相间者。叶色相同的苋,植株性状亦因种而异,如红叶种有“尖叶红米苋”“圆叶红米苋”;绿叶种有“青米苋”“长梗青米苋”……。吃口与成熟期也各有不同,红叶种一般较绿叶早熟,因而市场上红叶苋略为多见。 在古书上,苋又称“蒉”,不过专指红叶种而言,汉时曾通用此名。《尔雅》云:“蒉,赤苋。”蒉字从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