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
引用本文:李凤娥,熊远著,邓昌彦.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3,23(5):35-37.
作者姓名:李凤娥  熊远著  邓昌彦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湖北,430070
基金项目:“973”和“863”计划资助项目的组成部分
摘    要:猪的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很低 ,通过直接选择进展不大。长期以来 ,猪的繁殖性状遗传改良仅限于杂交。随着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 ,影响猪繁殖性状的单基因或QTL的鉴别 ,使得MAS成为了可能。本文将从杂交利用、选择试验以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作一综述。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美国玉米遗传学家G H Shull在 1 91 4年提出的 ,主要是指杂种在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适应力和抗病力等方面超过亲本均值的现象。养猪生产者长期以来认为杂交是提高繁殖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这种提高 ,也称为杂种…

关 键 词:  繁殖性状  遗传改良  杂种优势  窝仔数  选择试验  标记辅助选择  单基因鉴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