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密度对芸豆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于崧 张翼飞 金珊珊 郭建华 段君君 梁海芸 薛盈文 郭伟 于立河 |
| |
作者单位: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杂豆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4BAD07B05-01);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黑龙 江北部冷凉区杂豆机械化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5-H11);大庆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大庆地区芸豆机械化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 示范”(zd-2016-098)。 |
| |
摘 要: | 基于黑龙江省芸豆主栽地区春季频繁发生低温干旱,生产上经常晚播的生产实际,为了寻求适应实际生产条件的播期和密度协调栽培技术,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探讨了5月15日(I)、5月25日(II)、6月04日(III)3个播期和15万株/hm~2(D1)、20万株/hm~2(D2)、25万株/hm~2(D3)、30万株/hm~2(D4)4个种植密度对芸豆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第I播期,第II和III播期条件下,芸豆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均有所下降,但芸豆的生长率有所增加。同时,随播期的推迟,芸豆花后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逐渐下降趋势,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呈先增后减趋势。II-D2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I-D2和III-D3处理,分别比不同播期下D1处理多27.18%~45.31%、17.57%~34.34%、14.92%~31.31%。总体来看,在3种播期下,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使芸豆生长率、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增加,构建优良群体结构,在晚播(III)时适度密植(D3)的增产稳产优势更明显。
|
关 键 词: | 芸豆 播期 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
收稿时间: | 2016-10-25 |
修稿时间: | 2017-02-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