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旱地红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
作者姓名:周际海  郜茹茹  魏倩  袁颖红  濮海燕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 安徽 芜湖 241000,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 安徽 芜湖 241000,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65,31760167)
摘    要:土壤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必需物质基础,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壤质量。以江西红壤为例,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旱地红壤的5种土地利用方式:荒地(HD)、茶树园(CSY)、柑橘园(GJY)、花生地(HSD)、玉米地(YMD)的表层土壤(0-15 cm)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茶树园、柑橘园、花生地和玉米地的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分别提高了93.33%,79.71%,9.12%,6.45%;茶树园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荒地的增大了113.67%,而柑橘园、花生地和玉米地比荒地的分别减小了12.35%,6.84%,87.57%;茶树园、柑橘园和花生地的土壤FDA水解酶活性分别比荒地的增大了51.99%,44.04%,25.55%,而玉米地的比荒地的减小了13.62%;茶树园和花生地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比荒地的增大了2.47%和123.63%,柑橘园的比荒地的增大了35.70%;5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影响较小。茶树园、柑橘园和花生地的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量分别比荒地的增大了11.11%,5.56%,2.78%,而玉米地的比荒地的减小了13.89%;茶树园、柑橘园和玉米地的土壤细菌种类分别比荒地的减少约9.09%,4.55%,22.7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真菌种类数相同,无差异;茶树园和花生地的土壤放线菌种类均比荒地的增大约16.67%,而柑橘园的比荒地的减少约16.67%。说明相比于荒地、柑橘园、花生地和玉米地,茶树园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群落结构也相对稳定,种植茶树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及对土壤肥力的保持。

关 键 词: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收稿时间:2019-07-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