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氮及组分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白义鑫 盛茂银 肖海龙 胡琪娟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阳 550001;国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阳 550001;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与衍生产业工程实验室, 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阳 550001;国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阳 550001;国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阳 550001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638);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6]134) |
| |
摘 要: | 以贵州关岭花江喀斯特峡谷花椒(HJ)、火龙果(HL)、花椒火龙果混交(HHL)、皇竹草(HZ)、苜蓿(MX)、圆柏(YB)、圆柏女贞混交(YBN)、撂荒地(LH)、坡耕地(PD)9种典型石漠化治理措施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治理措施土壤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储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治理措施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储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0-20 cm土层平均值大小顺序分别为YB>YBN>LH>HJ>MX>PD>HHL>HL>HZ、YBN>YB>LH>PD>MX>HJ>HZ>HHL>HL,土壤有机碳、全氮储量及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也均表现为YB、YBN、LH显著大于其他6种治理措施;各治理措施土壤C/N为7.19~16.3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储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土壤容重是土壤碳氮指标的关键因子,具有较好相关性。研究阐明,在今后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退耕还林、撂荒地有利于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花椒林可作为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或生态恢复过程中优先考虑的经济植被类型。
|
关 键 词: | 喀斯特 治理措施 有机碳 全氮 水溶性有机碳 |
收稿时间: | 2019-07-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