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质炭、秸秆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作者姓名:郭万里  武均  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张世汉  贺永岩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594,41661049)
摘    要: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水平低的问题,为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达到稳产增产的效果,通过布设在定西李家堡镇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3种氮素(N)水平下(不施氮,施氮50 kg/hm^2,施氮100 kg/hm^2)生物质炭(B)、秸秆(S)添加(共9个处理)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施氮肥(CNO),其余施肥方式均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且以BN100的效果最为显著,0-5,5-10,10-30 cm土层分别提升了84.7%,69.3%,47.8%,BN0、BN50、BN100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好于SN0、SN50、SN100、CN0、CN50、CN100;相比于土壤有机碳,各处理对土壤各活性有机碳(MBC、EOC、DOC、HWOC)的影响以SN100最为显著,且均显著高于CN0、CN50、CN100;各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相比于只施氮肥,生物质炭、秸秆添加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显著。相比于只施氮肥,生物质炭、秸秆的添加对于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而秸秆添加对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改善、土壤肥力的提升、减少土壤养分淋失、作物产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活性有机碳  生物质炭  秸秆
收稿时间:2019-06-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