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控效果评估
引用本文:元娜,张美美,耿健,李向清,赵宝凯.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控效果评估[J].养猪,2023(1):89-95.
作者姓名:元娜  张美美  耿健  李向清  赵宝凯
作者单位:1.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 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    要:为了研究山西某规模化猪场发病原因、感染猪伪狂犬病毒(PRV)毒株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分析猪群生产指标、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采集病猪组织、血清和猪场使用的疫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培养、PRV gC基因测序、中和抗体检测和ELISA抗体检测等方法,确诊疾病、鉴定病原、评估防控效果。表明猪场发病猪只检测PRV核酸阳性,从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PRV,将其命名为PRV-TZ,母猪gE抗体阳性率从15.00%升高到84.62%,确诊猪场感染了PRV,且此毒株gC基因与国内2012年后流行变异毒株TJ、CD 2019和SN 2018等毒株同源性高达100.00%,与市场上HB2000弱毒疫苗同源性为99.70%,与C株弱毒疫苗同源性为95.82%,推断该猪场因免疫不能提供完全保护而造成猪只发病。猪场更换成HB2000疫苗免疫后2个月,母猪流产率降至0%,仔猪成活率恢复到发病前,针对PRV-TZ株的中和抗体1∶32所占比例由更换疫苗前的0.00%升高到68.75%,预测当中和抗体1∶32以上的比例达到60%时可阻止猪群继续感染。

关 键 词:猪伪狂犬病毒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  中和抗体  免疫效果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