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 |
| |
作者姓名: | 吴伟 陈家长 胡庚东 孟顺龙 范立民 杨琳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3.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 |
| |
基金项目: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 |
| |
摘 要: | 采用弹性生物填料为人工基质,研究了以土著微生物及外源微生物为菌源构建的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及对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8~32℃时,以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在水体中形成固定微生物膜的时间一般在30 d左右,而外源添加以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成膜时间则在20~30 d之间,略有提前.弹性生物填料可将池塘水体中103数量级的细菌提高到菌膜上大于106的数量级,提高了千倍以上.添加外源微生物可比池塘土著微生物提高近10倍的菌体附着量.从弹性生物填料的长度来分析,水面下50 cm处主要富集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菌群,菌群数量为103数量级;水面下100 cm处主要富集了以反硝化细菌等兼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群落,菌群数量同样为105数量级.从弹性生物填料的分布面积来看,15%试验组的水质修复效果略优于10%试验组,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从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效果来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使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100%以上,对水质TN、TP、氨氮、亚硝酸盐、COD等的去除率达11.27%~90.00%,处理效果明显(P<0.05).特别是池塘叶绿素含量可下降36.90%~57.25%,对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的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利用人工基质构建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是一种实现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有效方法.
|
关 键 词: | 人工基质 周定化微生物 池塘 养殖 水体 生物修复 原位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