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细小病毒S—1毒株的分离和鉴定(二)
引用本文:潘雪珠,严仲烈,唐骐骏,叶向阳,杨水奶,栗寿初,罗祖玉.猪细小病毒S—1毒株的分离和鉴定(二)[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4(1).
作者姓名:潘雪珠  严仲烈  唐骐骏  叶向阳  杨水奶  栗寿初  罗祖玉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系
摘    要:S一1毒株在猪肾原代细胞第1~10代之间共进行36次传代,培养物的平均HA价>384,第6代以后对细胞的最小感染量稳定在10~(-6)~10~(-7)之间,第5代PK细胞传代毒在-25℃~-30℃保存180天毒价保持10~(-5)不变,死产胎猪组织(S—1毒株分离猪)在用同样温度保存300天能重复分离到病毒,S—1毒株PK传代毒能适应于胎猪睾丸细胞株(ST)增殖,毒价达1O~(-7),以比利时荧光抗体柒色ST细胞培养物和用比利时PPV阳性血清对ST细胞传代毒作HI测定,进一步证实分离物的特异性。用PK细胞传代毒感染HI抗体阴性怀孕头胎母猪能产生明显的抗体反应。3头感染母猪中,1头(用口服途径攻毒)在感染后2~4天间出现排毒现象;从另一头母猪(用肌肉注射途径攻毒)的胎儿中分离到病毒,证实经胎盘感染的发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