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生境的人参分类
引用本文:严星茹, 刘屹湘, 熊冰杰, 等. 不同栽培模式下人参萜类成分的对比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38(1): 129-135. DOI: 10.12101/j.issn.1004-390X(n).202207040
作者姓名:严星茹  刘屹湘  熊冰杰  张澳  黄佑国  何舒  何霞红  施蕊
作者单位:1.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0002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1-05B);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42,202002AA10007,2019ZG00901);云南省千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专项(2019013);云南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专项(〔2020〕ts09号);外专引智项目(G2021039002,202105AQ130011);昆明市科技揭榜制项目(2021JH002)。
摘    要:目的对大田和林下栽培的人参萜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为推广林下参栽培模式和完善人参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大田参和林下参的根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两者萜类成分的差异。结果共检出105种萜类化合物,按其种类及数量排列前3的依次为三萜皂苷>三萜酸>三萜烯;共筛选出26种差异物,按其种类及数量排列前3的依次为三萜皂苷>三萜酸>环烯醚萜苷,其中有21种化合物在林下参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田参,包括常见人参皂苷Rd,稀有人参皂苷Rh4、K、Rh10、Rh2、F1、RG4、F2和Rg3,三七皂苷 Ft1和Fe,三萜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结论不同栽培模式会影响人参萜类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林下栽培模式更有利于人参产生丰富的稀有人参皂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推测影响其合成途径的关键因素是林下土壤因子。本研究为推广林下参栽培模式和提高林下参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栽培模式  人参  萜类化合物  差异性
收稿时间:2022-07-26
修稿时间:2023-02-17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