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绒螯蟹和红螯螯虾生态混养试验
引用本文:王建国,王洲,王权,顾中洋,马向晖,朱宏庆,童震.中华绒螯蟹和红螯螯虾生态混养试验[J].水产养殖,2021(4):51-52.
作者姓名:王建国  王洲  王权  顾中洋  马向晖  朱宏庆  童震
作者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合肥微辣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泰州市农业科技支撑项目(TN201919);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012806074P);江苏牧院科技项目(11760117042)。
摘    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全国河蟹养殖遍及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面积达666666.6 hm2左右。河蟹在全国平均每667 m2产量约77 kg,江苏地区2019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00 kg。2020年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江苏地区河蟹平均每667 m2产量在75 kg以下,较多养殖户产量仅有30~50 kg。这种产量养殖户很难收回成本,更难赚钱。河蟹产量低,养殖周期长,池塘空间利用率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称为澳洲淡水龙虾、澳洲淡水小青龙等,是澳大利亚东北部虾种。澳洲淡水龙虾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养殖3至4个月能长到100 g以上,最大个体能长到500 g左右,是普通小龙虾的4~5倍。2018—2020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水产实训中心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和红螯螯虾生态混养试验,养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业者参考。

关 键 词:河蟹养殖  空间利用率  阴雨天气  养殖周期  小龙虾  红螯螯虾  中华绒螯蟹  养殖面积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