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溶解态养分输移对“源-汇”景观格局的响应
引用本文:倪 珂,王小燕,杨 澜,崔 璨,李佳明,龙 翼.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溶解态养分输移对“源-汇”景观格局的响应[J].土壤学报,2024,61(2).
作者姓名:倪 珂  王小燕  杨 澜  崔 璨  李佳明  龙 翼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7B025)和西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110635130)资助
摘    要:“源-汇”景观格局反映了流域土地利用配置与空间要素分布,导控流域能源流动与水沙过程,是影响小流域养分流失的重要因素。为探明景观格局对不同降雨类型下,农业小流域溶解态养分输移的影响,以三峡库区石盘丘小流域的传统农业型集水区与农林复合型集水区为研究对象,监测不同强度侵蚀性次降雨事件中,两个集水区出口断面处径流溶解态氮、磷浓度,利用航测数据结合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源-汇”景观空间格局,引用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Location-Weighted Landscape Index,LWLI)进一步分析小流域溶解态养分输移对“源—汇”景观格局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 传统农业型集水区内,“源”“汇”景观面积比为1.8:1,以“源”景观为主,景观垂直分异性明显;农林复合型集水区内“源”“汇”景观比例约1:1,且均衡分布,但高陡坡区域占比高、平均坡度大。(2)两种类型集水区内,溶解态氮、磷流失负荷均表现为暴雨>中雨>大雨,而不同降雨事件中,传统农业型集水区养分输出负荷及其变异系数均高于农林复合型集水区,养分输移波动性强,更易受到降雨强度变化的影响。(3)农业用地在两种集水区内均是主要的养分流失来源,但受坡度限制,其他林地可能是农林复合集水区中重要的养分迁出区域;传统农业型集水区的LWLI高达0.75,表征了该集水区的高氮、磷流失风险;农林复合型集水区LWLI为0.28,养分输出量低,这是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与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源-汇”景观格局对小流域养分流失影响显著,可通过“源—汇”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对小流域养分流失风险进行判别,并为“源—汇”景观格局优化及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依据。

关 键 词:三峡库区  农业小流域  “源-汇”景观格局  溶解态养分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收稿时间:2022/5/19 0:00:00
修稿时间:2022/11/1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