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高原泊江海子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闫国振  张征  梁康  娄华君
作者单位: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2.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 100083;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32)资助
摘    要:土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其利用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种类和强度。泊江海子流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近十几年严重退化。本文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了研究区1990—2015年间的6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显著。空间变化上呈东西部及中北部耕地增加、南部未利用地减少的主要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及转换特征不一。草地整体处于动态转换平衡状态,约占流域总面积的70%。耕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呈增加和减少的趋势,变化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05%和7.62%,其各自的主要来源或去向均为草地。水域面积减少了总面积的1.45%,主要转出去向为滩地。1995—2000年是土地利用转换最为频繁的时段,2005—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呈动态不平衡状态的表现最为突出。研究期内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受降雨减少、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综合驱动影响。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限制种植高耗水树种及作物,减少河流上游汇水区耕地等,是保障研究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 键 词:泊江海子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趋势与状态指数  驱动因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收稿时间:2017-01-04
修稿时间:2017-05-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