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冬小麦单产监测与预报方法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郭锐 朱秀芳 李石波 侯陈瑶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100875;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6900) |
| |
摘 要: | 针对传统农业估产方法效率低、成本高的现状,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基于山东省10年表面反射率8 d合成产品MOD09A1、全球陆地蒸发蒸腾8 d合成产品MOD16A2数据和历史产量数据,以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和经过历史产量分解得到的技术产量为输入,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了山东省级和市级尺度的冬小麦单产估算模型,并在监测和预报两种模式下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监测模式下,省级估产精度为96.91%,各市监测精度均不小于89.41%,其中菏泽市监测精度最高,为99.31%,济宁市监测精度最低,为89.64%;在预报模式下,返青期结束(第89天)、拔节期结束(第121天)和乳熟期结束(第145天)时的省级小麦预报精度均不低于96.44%,各市预报精度均不小于89.41%,其中青岛市预报精度最高,3次预报的平均精度为99.07%,济宁市预报精度最低,3次预报的平均精度为89.81%。本文建立的估产模型对市级和省级作物单产估算均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以实现动态产量预报。本研究对及时了解冬小麦的生长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
关 键 词: | 冬小麦 山东省 估产 增强型植被指数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 |
收稿时间: | 2019-10-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