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汕头南澳龙须菜规模栽培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作者姓名:刘之威  罗洪添  武宇辉  任辉  杨宇峰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3072).
摘    要:为研究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规模栽培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于2016年3―6月在南澳深澳湾选择龙须菜栽培区(G)、鱼类养殖区(F)和对照区(C)3个采样区域,每个采样区域3个采样点,进行每月1次的采样调查。对海水温度(WT)、盐度(salinity)、pH、溶氧(DO)、总氮(TN)、总磷(TP)、无机氮(DIN)、无机磷(DIP)、叶绿素a(Chl a)和浮游植物密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在龙须菜栽培期和收获期(3―5月),龙须菜栽培区的pH和DO均显著高于其余区域(P<0.05),收获后各区域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龙须菜栽培期(3―4月),栽培区的TN、TP、DIN和DI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和鱼类养殖区(P<0.05);(3)龙须菜栽培期间和收获期(3―5月)栽培区浮游植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区域(P<0.05),龙须菜收获后(6月),3个采样区域浮游植物的密度大幅上升;(4)2016年南澳海域共收获龙须菜49729 t,据估算,龙须菜规模栽培从海水中移除了2212 t N、174 t P和13300 t C,至少释放了34700tO_2。研究表明,龙须菜规模栽培能有效去除N、P营养盐,防治海洋富营养化;提高栽培区域的pH和DO,有利于防治海洋酸化和低氧问题;降低浮游植物密度,抑制有害藻华的发生。

关 键 词:龙须菜  富营养化  海洋酸化  低氧
修稿时间:2019-01-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