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李豪圣宋健民 刘爱峰程敦公王西芝 杜长林赵振东 刘建军 |
| |
作者单位: |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 2. 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兖州,272100 3. 山东省陵县农技站,山东陵县,253500 |
| |
基金项目: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泰山学者"建设项目 |
| |
摘 要: |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其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济麦2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下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发现环境差异对‘济麦22’千粒重影响较大,而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小。2008年4个生态区‘济麦22’适宜播期范围分别为:鲁南地区10月8日至14日、鲁东地区10月6日至12日、鲁北地区10月1日至7日、鲁西地区10月10日至16日;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180×104/hm2~240×104/hm2。研究还表明,在中高肥或高肥地力条件下,增加粒重对充分发挥‘济麦22’高产潜力似乎更有效。因此,选择适宜播期播量的同时,应在栽培技术中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获得足够的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粒重。
|
关 键 词: | 引物筛选 引物筛选 |
收稿时间: | 2010-11-01 |
修稿时间: | 2010-11-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