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橡胶树北移的几个农业气象学问题
引用本文:江爱良.橡胶树北移的几个农业气象学问题[J].中国农业气象,1983(1).
作者姓名:江爱良
摘    要:橡胶为重要工业物资,现代化工业中钢铁与橡胶的比例约为100:1—1.5。目前天然橡胶的90%来自巴西三叶橡胶树(Heveabrasillensis,以后简称橡胶树)的胶乳。橡胶树的原产地为南美洲巴西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流域,后来的盛产地则为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我国引种橡胶树最早开始于1904年。1950年前仅海南岛有少数几个略具生产规模的小胶园,每年生产干胶不到200吨。解放后国家重视发展天然橡胶,经过30年的努力,至1981年全国产胶量达12.8万吨,已超过解放前年产量的600多倍,取得很大成绩。在五十年代初期,世界上除我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把橡胶树种到北纬17°以北的地点。当时有人认为北纬17°以北的地区是不宜植胶的(可能出现低于10℃的温度,而这个温度被认为是不利于纯热带性植物生长的)。我国冬季寒潮强烈,冷空气往往可以影响到北纬20°以南的地区。因此,有人把北纬17°以北视为禁区。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冲破了上述框框的限制。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不但把橡胶树种到北纬17°以北的海南岛,还把橡胶树种到北纬20度以北的粤、滇、桂、闽等地,这就是橡胶树北移种植或简称橡胶树北移。目前试种成功最北的地点有四川安宁河谷(北纬26°,海拔1000多米)和福建(北纬25°),而生产性最北的农场为云南怒江(北纬25度)和福建南部一些农场(超过北纬24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