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价铬污染土壤后形态变化及其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蔡少华 和文祥 梁艳茹 潘宝钧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300191 |
| |
基金项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六价水溶态铬和总铬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价铬进入土壤后,水溶态含量迅速降低,降幅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缓;水溶态铬含量与外源总铬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六价铬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脲酶活性与六价水溶念铬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揭示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从土壤脲酶角度获得的红壤轻度和中度污染时临界浓度,土壤总铬和水溶态铬含量分别为17.07、85.37 mg·kg-1和0.78、3.88 mg·kg-1;随土壤肥力降低,土壤脲酶的ED10和ED50递减.
|
关 键 词: | 土壤脲酶 六价铬 水溶态 红壤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