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山红豆杉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姚小贞 丁炳扬 金孝锋 杨旭 叶立新 |
| |
作者单位: |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2.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 4.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管理处,浙江,龙泉,323700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 |
| |
摘 要: | 红豆杉为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通过Shannon-wiener生态位计测公式和对称α法(Pianka公式)对凤阳山红豆杉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凤阳山红豆杉所在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及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凤阳山红豆杉群落大致可分成两个群落类型:福建柏-猴头杜鹃林(群落Ⅰ)和褐叶青冈-木荷-甜槠林(群落Ⅱ),其中群落Ⅰ较适合红豆杉生长与更新;红豆杉在群落Ⅰ和群落Ⅱ中的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248、0.337.在所属群落类型中分别排在第10位与第7位,其在群落Ⅱ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红豆杉在群落Ⅱ与其它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大于群落Ⅰ,说明红豆杉在群落Ⅱ中的潜在竞争较大.推测当资源不足时,红豆杉在群落Ⅱ中极易与其它物种发生资源竞争.总体现之,在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内红豆杉的保护应以生境保护和培育为主,建议将群落类型Ⅰ作为重点保护类型.
|
关 键 词: | 红豆杉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群落特征 |
文章编号: | 1008-9209(2006)05-0569-07 |
修稿时间: | 2005-03-17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