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松花江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赋存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张凤英  阎百兴  朱立禄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973)项目(2004CB418502)
摘    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Mn4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并结合次生相富集系数法,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以残渣态为主(高于50%),其次为有机质结合态,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中Cu形态的稳定程度逐渐增加;沿程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可交换态Pb的含量均高于当地沉积物背景值,存在较高的可迁移性和二次释放风险;在二松大部分江段和松花江干流,Zn主要以比较稳定的残渣态存在,不存在二次释放污染水体的风险;Mn的有效态含量均在流域沉积物背景值范围之内。对重金属次生相富集系数的研究表明,沿程沉积物中Cu、Pb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Zn在二松中下游的哈达湾至松原江段有一定的富集,其余江段人为输入的Zn较少;沉积物中的Mn主要为自然来源。

关 键 词:松花江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次生相富集系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