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秸秆水热炭与热裂解炭结构表征及铅吸附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刘冬冬,李金铭,赵博骏,朱俊昊,陈光,董良杰. 秸秆水热炭与热裂解炭结构表征及铅吸附机制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51(12): 304-314
作者姓名:刘冬冬  李金铭  赵博骏  朱俊昊  陈光  董良杰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长春130118;西安大略大学化学与生化工程系,伦敦N6A5B7;吉林农业大学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6080)、2020年度吉林省博士后科研人员择优项目和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JJKH20200325KJ)
摘    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280℃和320℃),分别采用水热炭化法和热裂解炭化法制备秸秆水热炭和热裂解炭,对比分析了两种生物质炭的结构差异,并结合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秸秆水热炭和热裂解炭对铅离子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水热炭的脱氢效果更显著,形成了无序的晶体结构及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热裂解炭的脱氧效果更显著,其表面含氧官能团较少,且形成了有序的晶体结构。水热炭的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呈现致密、平滑的表面形貌;热裂解炭的孔隙率持续增加,具有显著的中孔结构特征,呈现粗糙多孔的表面形貌。秸秆水热炭和热裂解炭分别在4h和10h达到吸附平衡,理论平衡吸附量分别可达214.16mg/g和133.99mg/g。秸秆热裂解炭对铅离子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吸附反应为多分子层吸附过程;而秸秆水热炭对铅离子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吸附反应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结合两种生物质炭的结构特征可知,热裂解炭主要依靠铅离子在其孔隙内的扩散运动进行物理吸附,其中大尺寸中孔的存在更有利于铅离子克服空间障碍进入孔隙,但吸附能力相对较弱,且容易脱附。络合反应是水热炭脱除水中铅离子主要机制,即含氧官能团与铅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的化学吸附,其吸附能力较强,且不容易脱附。

关 键 词:秸秆  水热炭  热裂解炭  结构表征  铅吸附
收稿时间:2020-03-20

Pb2+ Absorp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char and Pyrochar from Straw
LIU Dongdong,LI Jinming,ZHAO Bojun,ZHU Junhao,CHEN Guang,DONG Liangjie. Pb2+ Absorp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char and Pyrochar from Straw[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0, 51(12): 304-314
Authors:LIU Dongdong  LI Jinming  ZHAO Bojun  ZHU Junhao  CHEN Guang  DONG Liangjie
Affiliation: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estern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