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再谈“胡焕庸线”及农牧交错带
作者姓名:陈全功
作者单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本文阐述了“胡焕庸线”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有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农牧交错带始兆于青铜时代西方游牧文化与东方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稳定发展于夏、商、周,成型于秦、汉。农牧交错带的功能在于能流、物流、人流的交流,耦合和融合;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在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不仅是农田与草地景观各异、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草地畜牧业与种植农业并存的地区,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龙兴之地。

关 键 词:“胡焕庸线”  农牧交错带  历史变迁  “一带一路”
收稿时间:2017-03-2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