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柴松群落优势种群更新研究
作者姓名:崔长美  王孝安郭华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规划资助项目“973”项目(2002CB111505)
摘    要:为了探讨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 shekannesis)群落优势种群的更新特点及其不同林型对优势种群更新机制的影响,笔者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黄土高原柴松群落(柴松纯林及柴松-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混交林)内柴松及辽东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和幼苗数量,分析了种群及幼苗的更新动态、幼苗的死亡率和原因。结果表明:纯林和混交林内柴松以及纯林内辽东栎种群及幼苗大小结构整体上都呈反“J”字型,表明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混交林内辽东栎为成熟性种群;混交林内的环境条件更适于柴松幼苗的初期生长,而柴松幼苗后期生长在纯林内较好。柴松幼苗密度在各群落类型中均低于辽东栎,且数量较少。根据幼苗的数量及生长趋势来看,柴松林下更适宜于辽东栎幼苗的生长。

关 键 词:离子束生物工程 药用植物 遗传改良  离子束生物工程 药用植物 遗传改良  
收稿时间:2010-09-03
修稿时间:2010-10-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