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
| |
作者姓名: | 常柳田宝坤 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 王玉琴尤明山李保云 唐朝晖 |
| |
作者单位: | 1.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2. 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193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4. 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政府,河北,定州,073009 5.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
| |
基金项目: | “973”课题(No.2009CB118300) |
| |
摘 要: | 通过对小麦面粉膨胀势进行初步定位,可以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和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花培3号’和‘漯麦4号’的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试验,研究了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其进行QTL分析。结果发现,面粉膨胀势由微效多基因控制,为数量性状。QTL定位结果表明,在北京点定位到2个与面粉膨胀势相关QTLs,位于4A染色体上。这两个位点均来自母本‘花培3号’等位基因的增效作用,其效应值分别为0.4298和0.5948。河南点只检测到1个与面粉膨胀势相关QTL,也位于4A染色体上。该位点来自母本‘花培3号’等位基因的减效作用,其效应值为0.3024。3个QTLs位于4A染色体上的不同标记区间,共解释面粉膨胀势37.92%的表型变异。两地没有检测到共同的QTL。尽管北京点的两个位点贡献率分别为11.29%和21.48%,但不是稳定的QTL,可能在小麦面粉膨胀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上应用不是很大。
|
关 键 词: | 启动子 启动子 |
收稿时间: | 2010-11-02 |
修稿时间: | 2010-12-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