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岛地区倒春寒时空特征及气象指标研究
引用本文:李德萍,张凯静,张璐,董海鹰,郭丽娜,刘学刚.青岛地区倒春寒时空特征及气象指标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0,28(11):1673-1681.
作者姓名:李德萍  张凯静  张璐  董海鹰  郭丽娜  刘学刚
作者单位: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岛 266003;青岛市气象局 青岛 266003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417)和青岛市气象局科研项目(2015qdqxm10)资助
摘    要:本文基于青岛地区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5年3—5月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及农作物霜冻、低温冷害或冻害资料,依据GB/T34816—2017《倒春寒气象指标》,统计研究出倒春寒气象指标及时空特征,为提高作物防御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青岛地区倒春寒分轻度和中度两级,分别占67.3%和32.7%,无重度。倒春寒年均发生1.1站次,主要在4月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际或年代际变化主要呈减少趋势。空间分布从西北部地区到东南沿海逐渐减少,即墨中度出现概率最大。进一步分析得知,倒春寒致灾概率为26.3%。通过灾情发生时气象条件分析得出致灾性倒春寒气象指标:轻度型最低气温降至0~5℃、过程平均气温偏低2~4℃,持续时间3~5 d;中度型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过程平均气温偏低4℃以上,持续时间6 d以上。从影响范围、发生时间和致灾性分析,青岛地区中度倒春寒范围大,为区域性发生,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中旬,可造成农作物冻害;轻度倒春寒影响范围较小,一般2站以下,出现时间略晚,4月中下旬概率较大,易造成霜冻或低温冷害。总之,春季冷空气入侵引发青岛地区倒春寒天气现象,其中26.3%为致灾性倒春寒,造成农业生产经济损失。值得重视的是轻度倒春寒,因其发生频率高于中度,且发生时段与本地主要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重叠,如小麦拔节—孕穗期、大部分果树开花期,需加以防范。

关 键 词:倒春寒  气象指标  致灾概率  时空特征  发生时间  致灾性
收稿时间:2020/7/10 0:00:00
修稿时间:2020/9/4 0:00:00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eorological indexes of late spring coldness in Qingdao
LI Deping,ZHANG Kaijing,ZHANG Lu,DONG Haiying,GUO Lin,LIU Xuegang.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eorological indexes of late spring coldness in Qingdao[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20,28(11):1673-1681.
Authors:LI Deping  ZHANG Kaijing  ZHANG Lu  DONG Haiying  GUO Lin  LIU Xuegang
Institution:Qingda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Qingdao 266003, China;Qingdao Meteorological Bureau,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Late spring coldness  Meteorological index  Disaster probability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ccurrence date  Catastrophabil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