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菌剂挂膜3D-RBC联合BCO工艺处理养猪沼液废水
引用本文:刘向阳, 张千, 罗万东, 陈雪, 张正义, 郭青松, 赵天涛. 菌剂挂膜3D-RBC联合BCO工艺处理养猪沼液废水[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20): 49-56.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20.007
作者姓名:刘向阳  张千  罗万东  陈雪  张正义  郭青松  赵天涛
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5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908099);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No.cstc2018jscx-mszdX0005);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No.ycx20192073)
摘    要:针对养猪沼液废水寡营养、高氨氮的水质特征,该研究采用耐高氨氮、适应贫营养生长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以下简称HN-AD)菌挂膜启动三维结构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3D-RBC+BCO)组合工艺对沼液进行处理。该文研究了3D-RBC+BCO组合工艺在真实沼液条件下的启动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重点考察了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和C/N比2个关键因素对组合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DO和C/N比优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真实沼液条件下,采用HN-AD菌剂挂膜启动方法,仅用12和18 d就分别完成3D-RBC和BCO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同时组合工艺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4.8%、95.7%和80.1%,出水优于城镇污水厂排放一级B标准。在对3D-RBC反应器DO和C/N比的优化过程中,增设底曝后COD、NH4+-N和TN等指标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25.4%、15.4%和15.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增加底曝后3D-RBC盘片生物膜中微生物菌属的数量小幅下降,但HN-AD优势菌属的种类与丰度显著降低,导致脱氮效率下降;贫营养型Acinetobacter、Pseudomonas菌属是3D-RBC可以对真实沼液高效脱氮的关键,提高C/N比会显著降低其丰度,进而影响脱氮效果。

关 键 词:    高氨氮  生物脱氮工艺  养猪沼液废水  微生物群落结构
收稿时间:2020-05-09
修稿时间:2020-10-0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