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施磷水平和接种AMF与解磷细菌对苜蓿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姓名:刘俊英  回金峰  孙梦瑶  刘选帅  鲁为华  马春晖  张前兵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400,31660693);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7109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T111120,2017M613252);石河子大学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CXRC201605);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4)资助。
摘    要:为探讨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AMF)与解磷细菌对苜蓿干物质产量及其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苜蓿最佳的施肥模式,为紫花苜蓿高效生产及高效复合型菌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MF选用摩西管柄囊霉,解磷细菌选用巨大芽孢杆菌,设置4个施菌水平:分别为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m,J1)、巨大芽孢杆菌(Bm,J2)、混合菌种(Fm×Bm,J3)和未接菌处理对照组(J0)。施磷(P2O5)设置4个水平P0~P3分别为:0、50、100和150 mg/kg,菌磷互作共16个处理。结果表明:1)相同施菌条件下,苜蓿各茬次干物质产量、总干物质产量和植株磷含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J2条件下,J2P1处理下的苜蓿总干物质产量达到最大值外,其他施菌条件下,苜蓿的总干物质产量均在P2...

关 键 词:  生物量  肥料  苜蓿  AMF  解磷细菌  磷素利用效率
收稿时间:2020-07-24
修稿时间:2020-09-2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