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阻隔联合土壤钝化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谭骏 潘丽萍 黄雁飞 邢颖 陈锦平 刘永贤 张超兰 |
| |
作者单位: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 530005;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宁 530007;广西富硒农业研究中心,南宁 530005;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宁 530007;广西富硒农业研究中心,南宁 530005;广西富硒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005;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 530005;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宁 530007;广西富硒农业研究中心,南宁 530005;广西富硒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005;广西植物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005;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 53000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ED0800705);广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2026);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84,桂科AB16380207,桂科AB16380164);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528,201604);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62105) |
| |
摘 要: | 为了探讨叶面阻隔联合钝化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稻米安全生产,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选用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和活性硅肥作为叶面阻隔剂,硅钙肥和贝壳粉作为土壤钝化剂,在田间共设置7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Se400),叶面喷施活性硅肥(Si1000),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的同时分别基施硅钙肥(Se400GG)和贝壳粉(Se400BK),叶面喷施活性硅肥的同时分别基施硅钙肥(Si1000GG)和贝壳粉(Si1000BK)。水稻成熟后对水稻籽粒、颖壳、秸秆、根四部分的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叶面阻隔联合土壤钝化处理的效果更好。Se400GG处理水稻籽粒镉含量下降最明显,降幅为88.13%,水稻籽粒镉含量为(0.18±0.01)mg·kg-1,低于大米镉限量值0.2 mg·kg-1(GB 2762—2017);其次是Si1000GG处理,水稻籽粒镉含量下降了56.77%;单独叶面阻隔的两个处理Si1000和Se400效果较差,水稻籽粒镉含量仅下降了18.28%和9.03%。水稻籽粒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各部位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减小,Se400GG和Si1000GG处理水稻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下降了84.93%和72.60%,水稻籽粒的富集系数下降了87.88%和56.06%,而Se400和Si1000处理水稻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仅下降46.58%和38.36%,水稻籽粒的富集系数仅下降12.12%和15.91%。可见,叶面阻隔联合钝化技术,尤其是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的同时基施硅钙肥能更有效地阻隔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降低水稻籽粒镉的含量,是值得在镉低污染稻田推广应用的技术。
|
关 键 词: | 镉 水稻 叶面阻隔 联合修复 硒 硅 |
收稿时间: | 2019-12-2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