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狐尾藻湿地对养殖废水中不同污染负荷氮去除效应 |
| |
引用本文: | 朱辉翔, 张树楠, 彭英湘, 刘锋, 肖润林. 绿狐尾藻湿地对养殖废水中不同污染负荷氮去除效应[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9): 217-224.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9.025 |
| |
作者姓名: | 朱辉翔 张树楠 彭英湘 刘锋 肖润林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长沙 410125;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14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20402;XDA2302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302);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1) |
| |
摘 要: | 为研究绿狐尾藻湿地对不同污染负荷养殖废水氮去除效应和影响因素,该研究在野外建立了9条表面流绿狐尾藻湿地,以低负荷(60 L/d废水+120 L/d清水)、中负荷(120 L/d废水+60 L/d清水/d)和高负荷(180 L/d废水)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污染负荷下绿狐尾藻湿地水体氮素时间变化规律;结合线性混合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影响绿狐尾藻湿地氮去除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014-07-2015-05),绿狐尾藻湿地对低、中、高负荷废水铵氮(NH4+-N)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去除率均较高,其中NH4+-N平均去除率为85.0%~98.7%,TN平均去除率为83.6%~97.1%。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绿狐尾藻湿地NH4+-N去除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水体溶解氧和硝态氮以及底泥NH4+-N含量,其中水体溶解氧对绿狐尾藻湿地NH4+<...
|
关 键 词: | 废水 氮 养殖 绿狐尾藻 人工湿地 污染负荷 去除效应 |
收稿时间: | 2020-06-17 |
修稿时间: | 2020-08-1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