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功能 |
| |
作者姓名: | 孟德龙 申奔龙 白万强 薛宝宝 沈和定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 |
| |
摘 要: | 热休克转录因子1 (HSF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调控因子,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探究海洋滩涂生物在耐受高温过程中HSF1发挥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一步阐述HSF1的生理功能,文章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实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HSF1基因。结果显示,缢蛏HSF1基因的cDNA全长2 02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707 bp,编码568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UTR)长196 bp,3'UTR长123 bp。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缢蛏HSF1基因与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其系统进化分析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相吻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F1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外套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肝胰腺和水管,在斧足和性腺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HSF1基因在急性温度胁迫后第9小时表达量较高。推测HSF1基因参与缢蛏的热应激过程,并起到一定作用。
|
关 键 词: | 缢蛏 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 荧光定量PCR 组织表达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