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詹凡玢 黎洁 李军涛 仲嘉 肖爽 张大龙 王卫民 |
| |
作者单位: |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课题“海河流域河流生态完整性影响机制与恢复途径研究”(2012ZX07203-006)。 |
| |
摘 要: | 为揭示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模式,2013年6月对海河流域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和因子分析。共检测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64种,隶属3门6纲21科49属,其中昆虫纲34种(53.1%),腹足纲13种(20.3%),寡毛纲9种(14.1%),瓣鳃纲4种(6.2%),甲壳纲3种(4.7%),蛭纲1种(1.6%)。结果表明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以昆虫纲的摇蚊为主,而生物量组成则以腹足纲的种类为主。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生物量和密度分布不均匀,但漳卫新河和南运河段物种较为丰富。使用耐污种寡毛纲颤蚓科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该水系各河流中游污染较轻,上游和下游河段均呈中度或重度污染。
|
关 键 词: | 黑龙港运东水系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 种群空间分布 多元分析 水污染 |
收稿时间: | 2015-02-04 |
修稿时间: | 2015-06-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