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省斑潜蝇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引用本文:杜淑梅.黑龙江省斑潜蝇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北方园艺,2002(4):69-69.
作者姓名:杜淑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哈尔滨,150036
摘    要:1发生与危害 美洲斑潜蝇是我国新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1993年在我国首次发现,该虫原产于南美,成虫体长只有1 mm(毫米)~2 mm(毫米)左右,幼虫生活方式隐蔽,潜入植物叶片取食叶肉细胞,是蔬菜、瓜果、花卉、烟草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斑潜蝇种群数量大,适应范围广,危害作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防治困难,一般减产30%~40%左右,重的可达绝产.黑龙江省是1997年5月在大庆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同时个别棚室也发现了南美斑潜蝇,当时两种斑潜蝇的发生面积只有0.4 hm2(公顷),随着频繁的南菜北调,近两年的发生面积和发生范围在逐年扩大,从1997年的2个市地5个县区发生扩展到目前的8个市地15个县区,发生面积由0.4 hm2(公顷)发展到1533.33 hm2(公顷).斑潜蝇在黑龙江省已由小范围的点片发生阶段扩展为局部大范围的整栋棚室发生,并扩展到了生产田,已对黑龙江省的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关 键 词:黑龙江省  美洲斑潜蝇  发生面积  检疫性有害生物  扩展  南美斑潜蝇  作物种类  种群数量  植物叶片  叶肉细胞  县区  危害  蔬菜生产  适应范围  生活方式  棚室  毫米  发生阶段  豆科植物  持续时间
文章编号:1001-0009(2002)04-0069-01
修稿时间:2002年4月1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