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引用本文:徐建生,成大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J].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3):35-35.
作者姓名:徐建生  成大荣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徐建生),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成大荣)
摘    要:传染性法氏囊(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和杀淋巴细胞性疾病。自1957年Cosgrove首次报道以来,相继流行于世界30多个国家,呈世界流行性,在工业化养鸡业发达地区尤为严重。我国自1979年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发现本病,现已遍及全国各地,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世纪80年代,IBDV的多种变异株相继在美国等世界各地发现。

关 键 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毒力变异  IBDV  雏鸡  养鸡业  变异株  流行性  广州  北京  种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