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刘琰琰  陈超  庞艳梅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四川主要农作物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2014-0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攀西地区特色优势作物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技术及应用”(2015NZ0035);四川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课题“气候变化对四川玉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评价”(2015-开发-16);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费业务项目“四川主要农作物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研究”(BROP201513)。
摘    要:基于四川盆地1961-2010年10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1981-2010年17个农气观测站的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农业生态区划模型(aez)计算了玉米生育期内生产潜力,并分析了农业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内平均≥10℃积温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呈增加的趋势,而在其他地区呈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5~18.7℃·d·(10a)-1;平均日照时数在所有站点均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在-48.3~-4.3h·(10a)-1;平均降水量除川东北外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7.9~29.3mm·(10a)-1。近50年来,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708~-64 kg·hm-2·(10a)-1和-404~-32kg·hm-2·(10a)-1;气候生产潜力在大部分站点呈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在-408~34kg·hm-2·(10a)-1。研究可对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玉米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油用向日葵  油用向日葵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收稿时间:2016-04-16
修稿时间:2016-05-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