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两种栽种方式下芦苇的生长特征
作者姓名:冯艳琼  李学明  魏海燕  何彤慧  崔乔  陈向全
作者单位:1.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61102);
摘    要:以芦苇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在起墩和压条2种栽种方式下的成活株数、盖度、株高、株径、每株节间数和展叶数等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光合特征和生物量分配情况,并对芦苇的生长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芦苇有效种植与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芦苇的成活株数、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以及展叶数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芦苇的生长状况;且该6种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芦苇生长指标在2种栽种方式下存在差异,表现为起墩法的盖度、节间数和展叶数数值较高;压条法的成活株数、株高和株径数值较大。芦苇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在起墩法栽种下均大于压条法,且差值在Ci表现较明显。一个生长季芦苇在2种栽种方式下的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茎叶生物量比均表现为起墩法>压条法。由此得出,在实践应用中,若想获取较高的芦苇成活株数供引种栽培等可优先选择压条法栽种;若想获取较高的芦苇生物量供饲养家畜等可优先考虑起墩法。

关 键 词:芦苇  起墩法  压条法  生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