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猕猴桃溃疡病菌质粒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引用本文:王月,董俊,吴群,汤小美,刘普.猕猴桃溃疡病菌质粒的分离与功能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8,37(3):39-45.
作者姓名:王月  董俊  吴群  汤小美  刘普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浙江省衢州市经济特产站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831);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0364018)
摘    要:分离猕猴桃溃疡病菌中的质粒,从质粒角度探索细菌的致病机制,分析其编码的主要基因、毒力因子。用试剂盒提取分离自安徽省岳西县猕猴桃溃疡病菌株JF8的质粒,对质粒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质粒基因组拼接显示菌株JF8质粒全长65 149bp,GC含量56.29%,包含45个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和38个有预测功能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质粒携带多达8个直接参与基因重组和转移的转运蛋白(mobile element protein),5个基因直接参与细菌Ⅳ型分泌系统、1个基因参与细菌Ⅲ型分泌系统。基因ParA编码的蛋白是一个ATP酶,对质粒的分配以及维持质粒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编码转录激活蛋白的基因LuxR与细菌的群体感应机制相关,影响毒力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基因UmuC是细菌中SOS应答系统的组分之一,控制细胞中聚合酶Ⅴ的量。

关 键 词:丁香假单胞菌    猕猴桃溃疡病    质粒    功能分析
收稿时间:2017/9/18 0:00:00

Functional analysis of natural plasmid from the pathogen of bacterial canker of kiwifruit,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