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蟹生态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作者姓名:郝俊  马旭洲  王友成  王武  王高龙  郎月林  李星星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遵义市水产站
基金项目: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D8003-10-0208);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1GA680001);欧盟FP7亚欧水产平台(245020);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摘    要: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2013年4至10月采集了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和水源水体的后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分析了后生浮游动物的种类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出后生浮游动物59种,其中优势种14种。轮虫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裂痕龟纹轮虫、暗小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和尾三肢轮虫;枝角类优势种为长肢秀体溞、短尾秀体溞、蚤状溞、长额象鼻溞和圆形盘肠溞;桡足类优势种为锯缘真剑水蚤、跨立小剑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养殖池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562.78 ind/L,平均生物量为0.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97~2.36。水源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388.69 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56~2.20。养殖池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70.5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56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34~2.18。水源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37.92 ind/L,平均生物量为2.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11~1.97。养殖池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275.00 ind/L,平均生物量为10.48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26。水源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155.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7.30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11。综上所述,河蟹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关 键 词:河蟹  后生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指数
收稿时间:2015-01-29
修稿时间:2015-03-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